失智症之居家環境安排
【環境也可以有療效】
只要透過適當的協助與鼓勵,失智長者一樣可以參與各種生活上所需活動。而「協助」除 了照顧方法、安排活動之外,越來越多研究證實,適當的環境改造也可以協助失智長者參與生活 ,讓他的生活更獨立、更有功能;同時也減少照顧者的壓力與負擔;建立良性的互動及生活滿意度的提升。
【如何營造環境】
環境的改造可從兩方面來著手:安全及認知環境。
(1)安全(硬體 )環境:主要為針對因肢體或認知退化之硬體改造 。
A.對可能有危險的區域如廚房、樓梯間等屏風掩飾或上鎖。
B.房內動線順暢,清除不必要障礙。
C.盡量減少門檻以避免跌倒,或加上斜坡方便輪椅進出。
D.必要時使用輔具資源協助失能。
E.保持光線充足且亮度一致,在走廊、臥室或浴室裝置夜燈。
F.注意陰影造成之視覺混淆或避免刺眼之亮光。
G.浴室或廚房應注意防滑。
H.馬桶或洗手檯視需要應有扶手。
I.大按鍵之操做介面如遙控器、電話 、開關等。
(2)認知(現實導向)環境:主要為針對認知退化之環境改造 。
A.標示:在長者易混淆之物品上貼標籤或圖片以利辨識。
B.顏色對比:如門窗、扶手、不同區域之地板加強顏色對比以利辨識。
C.視覺提示:在特定地點可增加視覺線索如廁所、衣櫃、房間上增加標示。最好是個人化之線索如圖案、照片、音樂、物品等。
D.在經常活動之處提供現實定向刺激如掛上日曆或時鐘,依氣候改變之景觀和植物。
E.常用之物品盡量置於易見之處,且佈置簡單、清楚。如漱口杯、毛巾、洗髮精、化妝品等只放目前要用的,避免拿錯。
(3)人(軟體)的環境:家屬或照顧者是看不見的環境 。
其實常被忽略的是無形的環境--家屬或照顧者。硬體的環境雖重要但有其限制,照顧者必須隨長者的能力作調整。同時照顧者的互動與支持是很重要的安全感來源,甚至可能會影響環境改造的效果。因此,照顧者(包含全家人)對失智症的認識非常重要,如果家人都能了解長者的失能狀況及原因,同理長者的心情,也更能知道如何適當協助長者。
失智症居家環境注意事項
居家環境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
客廳環境 | 1. 室內光線須足夠,避免太強的光線。 |
臥室環境 | 1. 臥房盡可能安排在一樓,若在樓上,應注意窗戶、陽台的安全。 |
廚房環境 | 1. 可安裝具安全開關的瓦斯爐,以及瓦斯外洩偵測器。 |
浴室環境 | 1. 保持浴室地板乾燥或貼上止滑條以免滑倒。 |
資料來源: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
發佈單位:長期照顧服務管理所
聯絡人:聯絡窗口如服務提供單位
聯絡電話:信義辦公室02-2425-1527、安樂辦公室02-2434-0234
傳真號碼:信義辦公室02-2425-1523、安樂辦公室02-2434-0344
- 發布日期:2024/04/01
- 發布單位:基隆市衛生局保健科
- 最後更新時間: 2025/01/21
- 點閱次數:5363